纷纷被砍!地铁建设,突然降速了
文|凯风
地铁建设,突然降速了。
(资料图片)
前不久, 深圳、成都、南京、杭州、南宁 等城市地铁规划集体缩水,多条线路被砍,拉开了新一轮地铁大收缩的序幕。
继多地规划被砍之后,又一个城市出现了“变故”。
日前,上市公司 “东莞控股”发布通告,宣布拟同意 东莞一号线 建设公司与东莞市轨道交通局解除PPP(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)项目合同。
这是什么信号?
01
近期,一则 “30城地铁补贴总额超千亿” 的消息,引发争议。
据界面新闻统计,在公布完整财务数据的30家地铁公司中,仅有2家陷入亏损,似乎业绩都不错。
然而, 如果扣除政府补贴,过半城市都陷入亏损; 如果再扣除地产开发及物业收益,只有个别城市能实现盈亏平衡。
换言之, 绝大多数城市的地铁,都是靠财政补贴来勉强维持的。
究其原因,地铁本身就不是一门赚钱的生意。地铁具有民生属性,作为公共基础设施,票价不可能简单随行就市,更不能轻易涨价。
财政补贴不是问题,问题在于一些地方补贴动辄数十亿上百亿,经年累计下来,远远不是一个小数字。
不是每一个城市都有如此充沛的财力作为支撑 ,也不是每一个城市的财政收入都能一直保持高增长。
即便是人口众多、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,也不可能单纯靠地铁运营本身实现盈利,遑论普通二三线城市?
显然,地铁扩张一旦陷入过度依赖 财政补贴的无底洞 ,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。
02
地铁虽然不是一门赚钱生意,但大幅亏损也不该是常态。
许多城市之所以过度依赖财政补贴,原因是 客流强度不及预期 ,甚至完全达不到最低的国家标准。
客流强度,指的是每公里每天的客流人次,既是地铁拥挤和繁荣程度的标志,也是地铁效益的直接体现。
根据国家规定,新建地铁初期客运强度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.7万人次,远期客流规模分别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。
以最低的0.7万人次作为基准,在50多个城市里,只有17个符合这一标准 ,一些强二线乃是省会城市都不及预期。
如果以1万人次作为更高要求,目前仅有 广州、深圳、西安、北京、上海、长沙、成都 7个城市满足这一要求。
当然,这背后并非都是客流不足所致,部分城市或许正处于大规模地铁建设周期,已开通的线路较少, 尚未联络成网 ,难以形成规模效应。
另一种可能是,许多城市基于城市开发思维,优先将地铁开往数十公里之外的 郊区 ,而郊区人口密度不足,由此导致客流量出现暂时性过低的现象。
无论如何,客流强度不足,地铁的规模效应就难以体现,运营效应和价值就会大打折扣。
更关键的是,客流强度,也是新一轮地铁建设收缩的重要制约因素。
根据规定, 地铁开通运营三年后客流不达标的,不能上报新一轮建设规划。
03
相比地铁运营亏损,地铁建设的成本更是超乎想象。
一条地铁线路, 总投资动辄以百亿乃至数百亿计 ,每公里的建设成本从几亿元到十多亿元不等,不是每个城市都能承受。
不仅如此,地铁还是典型的长期投资,回报周期极其漫长 , 仅靠卖票来回收成本,至少都要一二十年乃至更长时间。
所以,前些年,一些地方开始试行 PPP模式 ,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,带动地铁建设,加快建设速度。
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,赋予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权,在20年不等的运营期间内的收入归企业所有,到期后移交给政府。
此番引发争议的东莞1号线就是如此。
作为为数不多的“双万”(万亿GDP、千万人口)城市之一, 东莞目前有且只有1条线路,里程37.8公里,排在全国40名之外。
作为第二条地铁线路,东莞1号线被寄予厚望,自东向西横贯整个城市,且 预留与广州、深圳的连接通道 ,被赋予连通珠江东西两岸大动脉的功能,重要性自不待言。
无论是战略地位还是客流前景都不会差, 东莞地铁为何突然出现变故?
根据企业公告,项目自实施以来,因城市规划变更等原因,项目建设总投资、交通网络规划等发生了较大调整,继续采用PPP模式实施项目存在困难。
这背后的症结或许在于,2022年,东莞调整过一轮地铁规划,导致项目投资出现变化。
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方案,东莞1号线地下线路增加,总投资由346.4亿元增加到379.8亿元,其中直接工程投资由167.5亿元增加到239.2亿元,项目建设工期7年。
这意味着,东莞1号线的通车时间,从预计的2024年调整到2026年,而相应投资成本都有所抬升。
据悉,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不会停工,但 建成日期可能会延迟到2026年。
所以,东莞地铁PPP项目退场或许只是孤例,对财力雄厚而地铁不足的东莞影响也相对有限。
但这一举动,凸显了新阶段地铁大投资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,也为许多城市的地铁扩张带来了新的警示。
04
地铁建设收紧,并非今年开始的。
早在5年前,有关部门就开始收紧地铁建设门槛,提出了 “三大硬性”指标 “:
GDP3000亿元以上、市区人口300万以上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0亿以上。
前些年,包头地铁被停建,就是因为人口和财政收入不达标;而惠州迟迟难以跻身地铁俱乐部,也是当时市区人口规模不足所致。
随后,有关方面 暂停一般地级市的首轮地铁规划审批。
据中国经营报报道,“十四五”期间,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细化城轨审批条件,不受理不具备条件的城市和一般地级市的首轮建设规划;
同时规定开通运营三年后客流不达标的,不能上报新一轮建设规划。
这意味着, 没有地铁或轻轨的城市,在短期恐怕很难获得入场券了。
而已经有了地铁的地方,如果客流强度不达标,未来扩容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。
而去年以来, 多地地铁规划出现大幅缩水, 更成为地铁进一步收紧的信号。
日前, 深圳 地铁五期规划公示,线路从去年的13条缩减到9条,规划里程从226.8公里缩减至180公里。
无独有偶,去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 杭州 地铁四期规划,相比于最初公示的299.8公里,缩减了近半。
显然,连深圳、杭州这些经济发达、人口众多、财力充沛的城市,都没法随意大扩张,遑论一般城市?
不难预料,债务压力之下,地铁建设还会继续收紧,许多城市的地铁梦真的要碎了。
关键词:
-
纷纷被砍!地铁建设,突然降速了
2023-05-24 -
Stags Leap District葡萄种植者宣布2021年赤霞珠合作 即时焦点
2023-05-24 -
内蒙古着力培育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热点聚焦
2023-05-24 -
福建有哪些市和县列表_福建有哪些市
2023-05-24 -
睿昂基因(688217.SH):计划借助国润医疗的商业渠道和终端资源 把公司的淋巴瘤产品等推广至基层医院
2023-05-24 -
2023年巴中中小学暑假放假时间是几月几号 天天热推荐
2023-05-24 -
腾讯整合游戏相关业务,虎牙来了新的董事长
2023-05-24 -
安徽2023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查询时间
2023-05-24 -
当前滚动:拓展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(观象台)
2023-05-24 -
新概念英语第三册学习内容 (70)-环球速递
2023-05-24 -
a股b股h股(a股b股)
2023-05-24 -
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:5月24日-全球要闻
2023-05-24 -
5月24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、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
2023-05-24 -
工商银行网上商城电话 工商银行网上商城
2023-05-24 -
家用小家电有哪些_小家电包括哪些家电呀
2023-05-24 -
投资公司经营范围参考_投资公司经营范围 世界热闻
2023-05-24 -
今头条!下列哪个不是分封制中诸侯需要承担的义务_分封制中诸侯需要承担的义务
2023-05-24 -
抢占梳妆台后,珀莱雅有隐忧
2023-05-24 -
世界动态:北京理工大学举办“青春有理,社彩缤纷”2023年社团文化周
2023-05-23 -
淮安市“四聚焦”优化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
2023-05-23 -
痔核脱出不回缩怎么办(痔核脱出)
2023-05-23 -
第33个“全国助残日”,Soul邀请视障用户体验“见习解忧师”
2023-05-23 -
青海民和:税费“管家”为残疾人创业添力送暖
2023-05-23 -
葫芦娃兄弟游戏_葫芦娃兄弟
2023-05-23 -
特种教师黑暗崛起txt全集下载_特种教师黑暗崛起
2023-05-23 -
小儿孤独症或有新治疗方案,全新临床研究在上海启动 天天最资讯
2023-05-23 -
土媒:土耳其成功试射一枚国产短程弹道导弹
2023-05-23 -
环球热推荐:重磅 | 《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(2023版)》(征求意见稿)
2023-05-23 -
Doinb直言忘记韩文怎么说,一年在韩国不到10天,和朋友交流变得不畅-当前速讯
2023-05-23 -
一个月港元拆息跌13.82点子至4.63685%
2023-05-23
-
守住网络直播的伦理底线
2021-12-16 -
石窟寺文化需要基于保护的“新开发”
2021-12-16 -
电影工作者不能远离生活
2021-12-16 -
提升隧道安全管控能力 智慧高速让司乘安心
2021-12-16 -
人民财评:提升消费体验,服务同样重要
2021-12-16 -
卫冕?突破?旗手?——武大靖留给北京冬奥会三大悬念
2021-12-16 -
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出台“三电”系统、起火燃烧等都可保
2021-12-16 -
美术作品中的党史 | 第97集《窗外》
2021-12-16 -
基金销售业务违规!浦发银行厦门分行等被厦门证监局责令改正
2021-12-16 -
保持稳定发展有支撑——从11月“成绩单”看中国经济走势
2021-12-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