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岁“央视一哥”康辉,疫情下现状曝光:他活成这样,我一点都不意外……|每日快播
2023年春节临近,各地疫情已经陆续过峰。
“阳康”的人们开始逐渐回归日常的生活节奏,而没阳的人则成为网友口中“冲进决赛圈”的“天选之人”。
(相关资料图)
像此前被热议的主持人康辉,就是其中一员。
有网友发现,早在这轮疫情刚开始的时候,51岁的康辉,一个人播了6天的《新闻联播》。
从去年12月17号,到12月22号。
每天变的,只有胸前的领带颜色。
搁在以前,主持人是每天轮换的。
面对这罕见的画面,网友们也是哑然失笑。
有人调侃道:
“康辉腮帮子里,藏的都是‘药’。”
这件事一度上了热搜第五。
有这热度,其实也不出奇。
毕竟康辉真的太惹人喜爱了。
他是怎么做到这么吸引人的?
这要从2019年说起。
当时,康辉从严肃的央视主播,摇身一变,成了网友热议的人物。
因为那年,他留下太多太多的名场面。
对着镜头,他严词厉色地说了一句“荒唐得令人喷饭”,直接怒怼美国持续抹黑中国的行为。
面对国泰航空的不团结行为,他则善意提醒,送给他们一句话:
“No zuo no die。”(不作死就不会死。)
在维护国家利益面前,他更是勇于发声,直称美方人士是“怨妇心态”。
那阵子,他金句不断,仿佛成了我们的互联网“嘴替”。
因此,态度强硬、专业过硬,也成为他身上不可或缺的标签,一时间圈粉无数,成为新晋男神。
很多人都觉得,康辉天生就是吃播音主持这碗饭的人,羡慕他一路顺风顺水。
但其实,走到这一步,康辉经历过无数低谷和失意。
因为他其实从来没有过,人们口中那“羡煞旁人的天赋”。
1971年,康辉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。
上学期间,他成绩一直十分优异,高考分数完全可以考上北大。
但他不顾父母的反对,毅然决然选择了中国传媒大学。
这份缘,源于姐姐的一位朋友。
高中暑假,他来康辉家里玩,聊了很多关于广院(中国传媒大学的简称)的事情。
悄悄然,这些故事在康辉心里播下了种子。
成功进入广院后,一切也开始不平坦起来。
康辉发现,自己在这个学校显得有点格格不入。
因为学播音,最重要的就是人得放得开,不能害羞。
但康辉本身比较腼腆、拘谨,所以在面对很多课程时时常感到不知所措。
像专业课语音训练,他就总是不过关,经常被老师留堂。
还有一点是他的发音。
由于之前没有任何播音基础,康辉最初连最基本的拼音都发音不准。
当梦想变成了现实,才发现这里面有多残酷。
久而久之,康辉开始怀疑:
“我是不是真的不适合播音主持专业?”
这样的念头,让他在无数个夜里,都在思考着申请转系的说辞。
不过,当太阳升起的时候,康辉还是会硬着头皮去上专业课。
即使万般煎熬,但他依然坚持。
在自传《平均数》中,康辉也提到过这段往事。
“做这一行,我没有耀目的外表,也没有异于常人的天赋,有的,只是不甘人后的那点儿好强。”
他永远相信,只要够努力,就做得到。
社恐,性格内向?那就找地方多上台播音。
北京高校中,有一个传说中最恐怖的舞台,叫广院小礼堂。
它被学生称为“全世界最艰难的舞台”。
因为无论是谁,在这里登台,都会被观众毫不留情地起哄。
但它也是公认的试金台。
而康辉一有机会就往广院小礼堂的台上站。
他唱歌、配音、主持比赛,一次次坚持,一次次根据观众的反应做调整。
终于,康辉得到了大家的掌声,也熬出了稳重的心态。
普通话不标准?那就往死里练。
一个人的时候,他常常把“a,o,e”这些基础发音挂在嘴边。
就连放假在家,嘴里也念叨着这些。
邻居小孩见他这样,忍不住吐槽一句:
“你在大学里就学这些?我在幼儿园就学过了。”
渐渐地,康辉身上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。
在一次语音测试中,他拿到了全班唯一的满分。
这也意味着,他的努力得到了兑现。
从“追梦”,到“留堂”,再到“满分”。
这过程,说着轻松,里面藏了多少崩溃和痛苦,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不过我们能知道的是,康辉选择了什么,就会用自己的方式,坚持热爱下去。
1993年,康辉大学毕业后,进入了央视工作。
曾经那个内向、有口音的播音“差生”,现在成了专业第一的优秀毕业生。
他的目标,也变为《新闻联播》这个业界最巅峰的舞台。
但直到他从业13年时,这事儿还连一撇都没有。
不过,他从没颓废过。
反而,无论主持什么节目,他都要求自己保持状态。
他相信,机会是偶然的,需要时刻做好准备。
直到2006年,34岁的康辉,终于迎来上《新闻联播》的机会。
突如其来的消息,让从业十几年的他有点措手不及。
幸好,结果是顺利的。
他不俗的表现,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。
正当康辉觉得自己与梦想越来越近时,没想到,他没有再被安排上《新闻联播》。
带着满脑疑惑,他反复看那晚的重播,想找出表现不佳的地方。
这时他才发现,自己在镜头前,有一种怯生生的感觉。
特别是在《新闻联播》这种需要强大气场的地方,尤为明显。
于是,在往后的工作中,他继续沉下心来打磨自己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
2007年12月8日,康辉正式成为《新闻联播》主持人。
在与《新闻联播》暂别的那一年多的时间里,他没有放弃,而是不断思考。
思考自己要登上《新闻联播》这个舞台,还欠缺了什么。
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,才能变得更好。
他总是如此。
在完成目标的路上,第一时间想到的,永远是努力提升自己。
即使到了现在,他依然没变。
在播音主持上,他专注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。
如今央视也开始积极拥抱互联网时代的流行文化,像专场带货直播、综艺《你好生活》,等等。
康辉也紧跟改变的脚步。
他开始学习拍摄网友都爱看的vlog。
虽然第一次就翻车,将vlog发音读错了。
但发现后,他立马重录了一条,还不忘调侃一句:
“这次的发音对了吗?”
当自己有了“网红”身份,他也趁机“卖广告”。
“这样的《新闻联播》,是不是还得上几个热搜?”
当有人问到他,怎么看待自己这样的改变时,他回答道:
“我们是用我们自己的这种工作上的一点点努力,去给职业,不断地加一点分。”
跟二十多年前的康辉一样。
在自己播音主持这条路上,他辛勤耕耘,打磨实力。
这样平凡却又努力不平凡的人生,或许是大多数人,可参考的人生范本。
发布于:北京
关键词: 新冠肺炎
-
51岁“央视一哥”康辉,疫情下现状曝光:他活成这样,我一点都不意外……|每日快播
2023-01-16 -
中国火箭军有多强?拥有5000枚东风导弹,发展速度和规模世界之最-全球头条
2023-01-15 -
统筹推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 焦点要闻
2023-01-15 -
世界速递!Spring 响应式编程,真香!!!
2023-01-14 -
王思聪旧料惨被扒!6年前曾在韩国殴打网红,狠呛对方言语犀利
2023-01-14 -
[快讯]安泰集团公布年度业绩预告
2023-01-13 -
拿下28分创造职业生涯新高!热火落选秀终于找回状态了?_天天精选
2023-01-13 -
1月13日华北苯酐市场行情走势暂稳|天天短讯
2023-01-13 -
全国花滑锦标赛陈昱东首夺男子单人滑冠军
2023-01-13 -
工信部明确十三项重点任务除了“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”还有什么?
2023-01-12 -
R134a商品报价动态(2023-01-12)
2023-01-12 -
我国主干天然气管网日输气量突破历史极值
2023-01-12 -
尴尬!著名作家:找成龙为胡鑫宇发声不靠谱,他连自己女儿都不管 每日报道
2023-01-12 -
环球信息:BLACKPINK确定领衔出演科切拉音乐节
2023-01-12 -
装修装饰板块1月11日跌0.48%,ST弘高领跌,主力资金净流出4141.39万元
2023-01-12 -
焦点速读:太极股份股东户数增加11.27%,户均持股56.54万元
2023-01-11 -
全球热点!春运高铁上的“新年礼物”
2023-01-11 -
埃菲尔铁塔是以什么命名的?埃菲尔铁塔有什么寓意?
2023-01-09 -
美腾科技(688420):将于2022年12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
2022-12-07 -
万科A12月6日获深股通净买入1.50亿
2022-12-06 -
星巴克正式发布2025中国战略愿景 新增3000家门店
2022-09-15 -
快递股普涨 天顺股份、怡亚通涨6%
2022-05-20 -
河北省各市县开展建筑垃圾清理整治工作
2022-03-21 -
天津实现村(居)法律顾问全覆盖 已有村(居)法律顾问1740人
2022-03-21 -
面对校园欺凌,该不该“打回去”
2021-12-16 -
燃情冰雪 拼出未来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50天冲刺 这一系列测试赛不简单
2021-12-16 -
我国苏北盆地页岩油勘探获突破 预测资源量3.5亿吨
2021-12-16 -
“傍名牌大学”营销无异火中取栗
2021-12-16 -
如果文物会“说话” 听听这些国宝讲述自己的故事
2021-12-16 -
港中大与港中大(深圳)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及创科发展
2021-12-16
-
守住网络直播的伦理底线
2021-12-16 -
石窟寺文化需要基于保护的“新开发”
2021-12-16 -
电影工作者不能远离生活
2021-12-16 -
提升隧道安全管控能力 智慧高速让司乘安心
2021-12-16 -
人民财评:提升消费体验,服务同样重要
2021-12-16 -
卫冕?突破?旗手?——武大靖留给北京冬奥会三大悬念
2021-12-16 -
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出台“三电”系统、起火燃烧等都可保
2021-12-16 -
美术作品中的党史 | 第97集《窗外》
2021-12-16 -
基金销售业务违规!浦发银行厦门分行等被厦门证监局责令改正
2021-12-16 -
保持稳定发展有支撑——从11月“成绩单”看中国经济走势
2021-12-16